2021/7/5 上午 12:00:00
彩色的小燈籠~甜椒
南投基督教醫院 營養組 陳怡瑄 營養師
平時我們在做料理,想為菜餚增添色彩,總會想到色彩鮮豔、多彩多姿的甜椒做為配色,加入甜椒後,頓時讓整盤佳餚添上華麗的彩衣,讓人看得胃口大開,食指大動。
甜椒,學名:Capsicum annuum var. grossum,俗稱柿子椒、菜椒、彩椒,因外型像個小燈籠,所以又稱作燈籠椒,臺灣話則稱作大筒仔(多用以稱呼青椒),是茄科辣椒屬辣椒的一個變種;甜椒適合於冷涼的環境下生長,每年 10 月至翌年 5 月為盛產期,主要產區位於南投縣信義鄉、南投縣仁愛鄉、嘉義縣新港鄉、雲林縣莿桐鄉、及屏東縣里港鄉等地;未成熟之甜椒為綠色,即「青椒」,待青椒成熟後果色會開始轉變成各色,在台灣常見的有紅、橙、黃色等, 果實並不因成熟而軟化,質地仍能保持脆度且結實。
甜椒含有豐富之植化素,舉凡槲皮素(Querctein)、木犀草素(Luteolin),兩者皆屬於類黃酮化合物,其所含的抗氧化作用可以防止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氧化作用,進而達到預防動脈粥狀硬化所產生的心血管疾病;還可增加血管的彈性,保持血管的暢通,也能減少腦中風、高血壓等罹患機率,類黃酮多存於黃色甜椒中。青椒則含有較多的酚酸(Phenolic acid),可作為自由基吸收劑而產生抗氧化作用,對於心血管有保護作用。橙色甜椒所含之β-胡蘿蔔素為各色甜椒中之冠,β-胡蘿蔔素攝取後可在人體轉換為維生素A,充足的維生素A能避免夜盲症及乾眼症發生;甜椒中的維生素C也不容小覷,每100公克的紅甜椒,即含有137.3毫克維生素C,其功能有抗氧化、促進鐵吸收。此外,維生素C又稱作抗壞血酸,因維生素C具有促進膠原蛋白形成的功能,正常人的血管壁細胞排列整齊,膠原蛋白填塞能確保其嚴密性,維生素C缺乏時,血管緊密性缺損,外界稍加壓力,容易造成血管出血,這種現象,即是所謂的壞血病,常見的症狀為牙齦出血發炎。
每100g甜椒營養成分分析
種類
|
|
青椒
|
紅甜椒
|
橙甜椒
|
黃甜椒
|
一般成分
|
單位
|
|
熱量
|
kcal
|
23
|
33
|
35
|
28
|
粗蛋白
|
g
|
0.8
|
0.8
|
0.9
|
0.8
|
粗脂肪
|
g
|
0.3
|
0.5
|
0.3
|
0.3
|
碳水化合物
|
g
|
4.9
|
7.1
|
7.7
|
6.0
|
膳食纖維
|
g
|
2.1
|
1.6
|
1.3
|
1.9
|
礦物質
|
|
鈉
|
mg
|
4
|
1
|
2
|
1
|
鉀
|
mg
|
144
|
189
|
215
|
192
|
鈣
|
mg
|
10
|
6
|
6
|
7
|
鎂
|
mg
|
10
|
10
|
12
|
10
|
鐵
|
mg
|
0.5
|
0.4
|
0.7
|
0.2
|
鋅
|
mg
|
0.2
|
0.2
|
0.4
|
0.3
|
磷
|
mg
|
19
|
22
|
27
|
20
|
維生素
|
|
維生素A總量
|
I.U.
|
262
|
1786
|
2919
|
123
|
β-胡蘿蔔素
|
μg
|
152
|
1072
|
1231
|
66
|
維生素C
|
mg
|
94.9
|
137.7
|
100.8
|
127.5
|
|
|
|
|
|
|
|
每1g甜椒植化素含量分析
植化素\種類
|
單位
|
青椒
|
紅甜椒
|
橙甜椒
|
黃甜椒
|
槲皮素
(Querctein)
|
μg
|
71.71±1.57
|
91.98±2.05
|
92.00±0.64
|
102.33±1.95
|
木犀草素
(Luteolin)
|
μg
|
62.31±5.02
|
68.43±0.98
|
56.34±0.65
|
95.89±2.19
|
酚酸
(Phenolic acid)
|
μg
|
43.21±0.69
|
37.63±0.21
|
22.98±0.30
|
35.42±0.35
|
參考資料:
1.https://kmweb.coa.gov.tw/theme_data.php?theme=news&sub_theme=variety&id=54088(彩色甜椒之轉色-農業知識入口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2.https://consumer.fda.gov.tw/Food/TFND.aspx?nodeID=178&k=%e7%94%9c%e6%a4%92(FDA食品營養成分查詢)
3.Bioactive Compounds,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Inhibition of Key Enzymes Relevant to Alzheimer’s Disease from Sweet Pepper(Capsicum annuum) Extracts. Prev. Nutr. Food Sci. 2019;24(3):327-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