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項目

More

21
四月

西醫師畢業後一般醫學外科訓練

一、職前訓練
(一)、報到時間:信件與電話通知
(二)、報到負責人:張尚文醫師
(三)、聯絡人:教學部 劉芳妤管理師,分機4361
(四)、地點:兒童醫院10樓6101會議室
二、訓練課程
(一)、課程規劃負責人:張尚文醫師
(二)、依訓練計畫內容安排核心課程及臨床教師指導,內容涵蓋疾病的種類、臨床特徵、臨床處置及病人照護等。 
訓練時程 PGY1-2個月外科 PGY2-不分組2個月外科 PGY2-外科組9個月外科 PGY2-選修1個月外科
訓練安排

學員接受2個月外科訓練,原則每位學員到4個次專科病房,每個次專科為期半個月的訓練。

★訓練科別為一般外科(必RUN)、胸腔外科、心臟血管外科、重建整形外科、大腸直腸外科、小兒外科。(神經外科、泌尿外科不排,建議學員以選修方式加選)

學員接受2個月外科訓練,依訓練規定安排,每位學員到4個次專科病房,每個次專科為期半個月的訓練。

★訓練科別分為A類:一般外科、消化外科、大腸直腸外科、小兒外科;B類:胸腔外科、心臟血管外科、神經外科、骨科、重建整形暨手外科、泌尿科。A類為必修一個月;A類或B類為選修一個月。(神經外科、泌尿外科不排,建議學員以選修方式加選)

學員接受9個月外科訓練,其中1個月於合作醫院(社區外科)中執行,其餘8個月於本院外科連續訓練(含A、B、C類),每個次專科為期一個月的訓練。

★訓練科別分為A類四個月:一般外科、消化外科、大腸直腸外科、小兒外科;B類四個月:胸腔外科、心臟血管外科、神經外科、骨科、重建整形暨手外科、泌尿科。C類1個月:急診醫學科(外科)或急診外傷科。

學員接受1個月外科訓練,每個次專科為期半個月的訓練。

★訓練科別為一般外科(必RUN)、胸腔外科、心臟血管外科、重建整形外科、大腸直腸外科、小兒外科。(神經外科、泌尿外科不排,建議學員以選修方式加選)

訓練內容 於訓練完畢時應了解下列病態或疾病的處理(共12種)
★休克、敗血症、外科傷口感染、腹痛、消化道出血、蜂窩組織炎/丹毒、意
識障礙、頭部外傷、氣胸、骨折、血尿、燒燙傷。
於訓練完畢時應了解下列病態或疾病的處理(共12種)
★皮膚腫塊、腹部急症、排便異常、血便、疝氣、乳房腫塊、血胸、腦血管疾病、周邊血管疾病、關節疾病、人/動物/昆蟲叮咬傷、排尿障礙。

於訓練完畢時應了解下列病態或疾病的處理(共38種)
★皮膚腫塊、腹部急症、排便異常、血便、疝氣、乳房腫塊、血胸、腦血管疾病、周邊血管疾病、關節疾病、人/動物/昆蟲叮咬傷、排尿障礙、 慢性/複雜傷口、胸腹外傷、頸部腫瘤、腸胃道腫瘤、肝臟腫瘤、肛門相關疾患(肛門膿瘍、肛裂、痔瘡)、大腸直腸憩室炎、大腸直腸腫瘤、小兒腹痛、小兒消化道出血、小兒疝氣、吞嚥困難、肋膜積水/膿胸、吸入性嗆傷、血栓性靜脈炎、動靜脈血栓、脊椎外傷、腦死判定、骨盆腔骨折、
壞死性筋膜炎、電擊傷、化學灼傷、糖尿病足、阻塞性尿路疾病、陰囊積水、精索靜脈
曲張。

於訓練完畢時應了解下列病態或疾病的處理(共12種)
★皮膚腫塊、腹部急症、排便異常、血便、疝氣、乳房腫塊、血胸、腦血管疾病、周邊血管疾病、關節疾病、人/動物/昆蟲叮咬傷、排尿障礙。
照護床數 病人照顧以每日平均照顧 4-8例為原則。 病人照顧以每日平均照顧4-10例為原則。

★主訓醫院:病人照顧以每日平均照顧6-14例為原則。

★合作醫院:病人照顧以每日平均照顧4-8例為原則。
病人照顧以每日平均照顧4-10例為原則。
值班接新病人數之規範 平日不超過8床為原則、假日不超過10床為原則。 平日不超過8床為原則、假日不超過10床為原則。 平日不超過8床為原則、假日不超過10床為原則。 平日不超過8床為原則、假日不超過10床為原則。
學員值班數與照顧床數規劃 值班訓練平均不超過三天一班,值班照顧床數合理。值班時,應確實掌握各種突發狀況及正確處理住院病患的各種不適,有疑問時由senior R–CR–VS負責cover。值班訓練兼顧病人安全且值勤時數安排適當,並符合衛生福利部「住院醫師勞動權益保障及工作時間指引」之規範。
值班接新病人數之相關管理機制
  • 若值班時段新入院病人數起過規範或PGY學員覺得無法處理、緊急情況等可能影響病人安全,請依照值班Cover System call for help由當天值班總醫師視情況協調其他樓層值班醫師幫忙。
  • 每個月底訓練結束前由一般醫學外科教學負責人召開教學檢討會議,與學員共同檢討值班數、照顧床數與值班接新病人數是否適當。
  • 若需要院方協助的問題,則由一般醫學外科程負責人在外科部務會議中提出,再提至PGY教學成效檢討會議。
訓練特色 安排「胸腔引流管置入」技能課程,採翻轉數位教學

(三)、教學活動:
   (1).參與學術活動

  • 每週一、三早上7:15~8:30參加外科部晨會(專題報告、Mortality & Morbidity 討論會…等)
  • 每週二、四早上7:30~8:30參加次專科晨會
  • 每週五早上7:15~8:15參加全院性專題演講
  • 依各科總醫師或臨床教師分配做病例報告、研讀文獻、EBM、Morbidity & Mortality討論會或跨領域討論會
  • 研討會及文獻選讀會
   (2).參與教學門診、病房迴診、住診教學及臨床技能教學。                                                  
   (3).手術室基本訓練:每日由總醫師安排刀表。 
   (4).核心課程:依據醫策會所規範之訓練內容制定,做相關課程安排
(四)、評估考核:
   (1).針對訓練內容訂定核心課程,於訓練課程開始前,由學員進行訓練前自我評估,於訓練課程結束前,學員再進行訓練後自我評估,最後由臨床教師給予評核,臨床教師依學員學習情形,適時給予輔導及協助。E-portfolio具體紀錄學員各種學習活動過程及指導老師的指導內容,有條理的彙整紀錄,臨床教師須提供回饋,並記錄在E-portfolio學習歷程上。  
   (2).依衛生福利部公告之評估方式,於外科訓練課程安排筆試(前、後測)、DOPS、CbD、360度評量。
   (3).受訓學員於外科訓練期間需完成案例分析報告,臨床教師須給予考核並給予回饋。
   (4).於訓練課程結束後,將學員各式評量成績彙整分析成六大核心能力學習成果雷達圖,其結果實際回饋給受訓學員。 
   (5).受訓學員之相關評估結果與回饋,於E-portfolio系統能即時查詢閱覽,若有疑義部分可再與臨床教師(或導師)討論。
(五)、輔導與補強訓練:訂定各項評估項目通過標準,若受訓學員未達通過成績標準或其六大核心能力學習成果雷達圖,超過3項核心能力低於該梯次學員之平均分數負2個標準差以上者,將依輔導作業流程進行輔導與補強訓練,並知會導師協助關心。
(六)、教學檢討會議:每月訓練結束前,邀請課程負責人與學員召開教學檢討會議,供學員溝通訓練問題及分享訓練心得。
三、訓練課程照片
四、相關檔案(請連結院內KM知識管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