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自卑不敢照鏡子 血糖飆逾2百釀「糖胖症」 青壯男5月狠甩贅肉22公斤
秘訣:80%飲食+20%運動+200%堅持!
遠離糖尿病,先做好體重控制!今年27歲的蕭先生有肥胖家族史,求學時常被同學取笑為「肥豬」,因此感到自卑,連刷牙都不敢照鏡子,直到今年6月飯前血糖飆高達224 mg/dl,是正常人(70至110 mg/dl)的2-3倍,確診為「糖胖症」才嚇到決心減重。幸好,在彰基專業體重管理團隊的幫助下,蕭先生不動手術,光靠飲食和運動,也成功穩定血糖且甩肉21.8公斤,找回自信和健康。
衣服尺寸5L變2L 男減重有成展自信
蕭先生從小就胖,體重在國中畢業時即突破100公斤。為了擺脫「肥豬」和「胖子」的惡標籤,過去試過6次減重,也曾採取單一飲食法,每餐只吃肉類、蔬菜或水果,卻每次減不到1公斤就放棄。不過,自年中確診為「糖胖症」後,立刻報名「彰化基督教醫院國際減重暨形體美容中心」的減重課程。
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身高170公分、堅持拒絕手術減重的蕭先生,學會米飯減半、雞腿去皮等均衡且清淡的飲食秘訣,以及建立有系統且規律的運動習慣,加上Line群組中減重夥伴的相互激勵,5個多月後終於讓體重從117.2公斤減至95.4公斤,衣服尺寸從5L漸漸穿回2L,飯前血糖也降至正常值90 mg/dl左右,不僅整個人變得神清氣爽,對於尋找未來人生伴侶的幸福之路,也越來越有信心。
蕭先生表示,減重前因缺乏自信,眼睛總是看著地板,女生一看到就自動退避三舍;但最近減重效果顯現,不僅同事稱讚「變帥了」,還有朋友主動介紹女朋友。
雖然蕭先生距離理想體重70公斤還有一段距離,但現在一次運動開合跳300下也不喊累,他相信自己只要做好「80%飲食+20%運動」的減重原則,再加上200%的堅持,總有一天可以達成目標。
輕忽肥胖,小心糖尿病風險增2-3倍!
彰化基督教醫院糖尿病健康e院教學部主任鄭畬方醫師表示,「糖胖症」是糖尿病和肥胖的合稱1。調查發現,台灣人體重過重增加的比率逐漸減緩2,但受到高油、高糖和高熱量等不健康飲食型態所影響3,過重者的肥胖程度卻有逐漸惡化的趨勢4。如果肥胖的問題長期不解決,未來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是一般人的4倍1。
在不健康飲食習慣中,豐富又多元的含糖飲料文化特別需受重視!彰基體系國際糖尿病代謝及慢病康復e院院長杜思德醫師表示,2019年台灣糖尿病年鑑資料顯示,國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比率連年攀升6,特別是20歲以下年輕族群,罹病率在2008至2014短短6年間上升44.5%6,關鍵兇手就是含糖飲料,長期攝取不僅易發胖,也會提高糖尿病的風險7。
改善糖胖症先減重!飲食和運動有秘訣
如何逆轉勝「糖胖症」呢?肥胖是百病之源,除了會造成糖尿病,也可能引發脂肪肝7、心血管疾病8和導致膝關節退化等疾病9,因此近年臨床興起「以肥胖為中心」的治療趨勢。也就是說,想要改善糖胖症,應從減重著手,才能治標又治本。
鄭畬方表示,改善肥胖主要有飲食、運動、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等4個途徑,其中以飲食和運動最為重要!在不經治療手段介入的情況下,飲食占減重計畫的8成,運動占2成。其中,在飲食部分,建議把握4大原則:
- 定時定量,六大類營養均衡攝取。
- 適度採取「低熱量飲食法」,每人每日攝取總熱量控制在每公斤體重20-25大卡,有助健康減重。
- 採取「低脂飲食」、「低醣飲食」(例如生酮飲食法)和「間歇性飲食」等特殊飲食法前,先諮詢醫師,以免減重不成反傷身。且單一特殊飲食法執行超過半年,應再諮詢醫師或營養師以做調整。
- 用餐時先吃肉類和蔬菜,再吃米飯,胃腸道的吸收速度較慢,研究發現有助改善血糖。
運動的重點則在於將脂肪轉成肌肉,提升基礎代謝率,進而達到減少體重和避免復胖的目的。建議減重者採取「間歇性運動法」,以輕度、中度和強度運動搭配進行,全面提升心肺能力和肌耐力,更有助減重。
而較嚴重的糖胖症病友,無法靠飲食和運動減輕體重和穩定血糖,鄭畬方建議可在醫師評估下適度使用胰島素和腸泌素,同時穩定飯前和飯後血糖,不只不會增加低血糖的風險10,還能減少體重增加的情況。至於,重度肥胖(BMI>35)以上且有併發症者,則可尋求減重手術的幫助。
助減重和控糖早日達標 彰基跨科別大動員
為幫助糖胖症病友找回健康和理想體態,彰化基督教醫院召集新陳代謝科、家醫科、外科、中醫和營養師等科別醫護人員,成立「國際減重暨形體美容中心」,依據個人身體狀況和生活習慣,提供客製化減重課程,擬定飲食和運動菜單,幫助病友更快減重和控糖達標。
Reference
- 黃文蔚。簡介糖胖症;基層醫學 第二十一卷第六期
- 3國民健康署。肥胖100問+
- 9民108年 台灣肥胖防治策略
- Chang HC et al, PLoS One. 2017 Feb 2;12(2):e0169577.
- Zarzour A et al, 2018 Jul 3;138(1):64-66.
- 2019年台灣糖尿病年鑑
- Lin WT et al, Int J Obes (Lond). 2013 Apr;37(4):532-9.
- Sarwar R et al, Diabetes Metab Syndr Obes. 2018 Sep 25;11:533-542
- Lauren K. King et al, Indian J Med Res. 2013 Aug; 138(2): 185–193.
- Wysham C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17 Oct;19(10):1408-1415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