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r Health

親切 熱心 專業 安全 舒適

流行性感冒

2019/8/30 上午 12:00:00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經由飛沫或接觸口鼻分泌物傳染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可分為A、B、C三型,其中以A、B型會傳染給人且症狀較一般病毒性感冒更為明顯且嚴重,潛伏期1~4天,平均2天。主要症狀有高燒、喉痛、頭痛、肌痛、疲倦、咳嗽、流鼻水等,約有一成患者伴隨噁心嘔吐、腹瀉等腸胃道症狀。特色是起病急、流行迅速、散播廣泛和易有嚴重併發症,少數高危險群包括嬰幼兒、65歲以上老年人、患有心、肺、腎及代謝性疾病等慢性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不全者,可能出現中耳炎、肺炎、腦炎腦膜炎、病毒性心包膜炎或心肌炎、繼發性細菌感染,甚至死亡等嚴重併發症。 

流行性感冒的季節性變化和病毒變異

 流行性感冒病毒由兩種抗原組成,隨著時間生成或和其他流感病毒混合生成,每年流行的病毒株稍有不同,平均每年在全世界(南北半球)造成約50萬人死亡,約10到20年產生一次大變異造成全球大流行。流行的高峰期在每年的冬天至早春,北半球約在每年的10月到3月,南半球則在4月到9月。 

疫苗接種

因為每年流行的病毒株可能不同及產生的免疫續航力約一年以內,故建議併發症高危險群或高傳播族群於每年流行季來臨前,接種世界衛生組織(WHO)每年度推測建議的流感病毒疫苗組合(含2種A型,1~2種B型的疫苗株),肌肉注射,注射後至少需兩周產生抗體,保護效果於6個月後逐漸下降不超過一年,保護力依年齡和身體狀況不同而異,約有30~80%保護力,約可減少50~80%因併發症住院率或與死亡率。 

不良反應及副作用

流感疫苗是由死病毒製成的不活化疫苗,因此不會因為接種流感疫苗而感染流感。接種後可能會有注射部位疼痛、紅腫,少數的人會有全身性的輕微反應,如發燒、頭痛、肌肉酸痛、噁心、皮膚搔癢、蕁麻疹或紅疹等,ㄧ般會在發生後1至2天內自然恢復。和其他任何藥品一樣,雖然極少發生,但流感疫苗也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副作用,如立即型過敏反應,甚至過敏性休克等不適情況(臨床表現包括呼吸困難、聲音沙啞、氣喘、眼睛或嘴唇腫脹、頭昏、心跳加速等),若不幸發生,通常於接種後幾分鐘至幾小時內即出現症狀。其它曾被零星報告過之不良事件包括神經系統症狀(如:臂神經叢炎、顏面神經麻痺、熱痙攣、腦脊髓炎、對稱性神經麻痺為表現的GBS等)和血液系統症狀(如:暫時性血小板低下,臨床表現包括皮膚出現紫斑或出血點、出血時不易止血等)。除了1976年豬流感疫苗、2009年H1N1新型流感疫苗與部分季節性流感疫苗經流行病學研究證實與GBS可能相關外,其他少有確切統計數據證明與接種流感疫苗有關。此外,現有研究結果與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均顯示,孕婦接種不活化流感疫苗,並未增加妊娠及胎兒不良事件之風險。 

建議接種對象

年滿6個月至18歲者,尤其未滿5歲幼兒為高危險群; 50歲以上成人;具有慢性肺病(含氣喘)、心血管疾病、肝、腎、神經、血液或代謝疾病者(含糖尿病);免疫功能不全者;任何孕程懷孕婦女;居住於安養、養護等長期照護機構之受照顧者;肥胖者(身體質量指數BMI>30) ;醫療照顧者;與未滿5歲幼兒、50歲(含以上)成人或其他流感高危險族群同住或其照顧者,尤其6個月以下嬰兒之接觸者。

每年的公費施打對象以當年度疾病管制局公告為主。 

接種禁忌

高燒、已知對雞蛋或疫苗成份有嚴重過敏者、過去注射曾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者、年齡小於6個月以下嬰兒。 

預防流行性感冒

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按時接種流感疫苗。此外應維持手部清潔勤洗手,疫情流行期間減少出入公共場所或戴口罩,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降低病毒傳播機會。若已感染者,應主動注意呼吸道衛生和咳嗽禮節,盡量在家休養並依醫囑服用藥物。

針對亞洲地區旅行的建議: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持續出現H7N9、H10N8及H9N2流感人類病例,東南亞地區H5N1禽流感亦持續發生,前往上述地區時,應避免進出活禽市場與鳥街、鳥市,勿接觸禽鳥與禽鳥屍體,雞、鴨、鵝及蛋類要熟食,並落實正確勤洗手等個人衛生措施,以避免感染。

 

參考資料: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http://www.cdc.gov.tw

健健康康的出門,平平安安的回家,彰化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關心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