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醫療中心

核心價值:SHARE

印度 (India)

簡介

     印度位於10°N-30°N之間,為南亞次大陸最大國家。東北部同中國、尼泊爾、不丹接壤,孟加拉夾在東北部國土之間,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大體屬熱帶季風氣候,降雨量忽多忽少,分配不均。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具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旅遊資源。是當今金磚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雖然印度三分之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依靠農業維生,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日益重要。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重要出口國。但同時也是個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種姓制度問題較為尖銳。

 

 建國歷史概況 

      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西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間創造了印度河文明。西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亞的亞利安人中的一支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確立了種姓制度,婆羅門教興起。西元前4世紀崛起的孔雀王朝統一印度,中世紀小國林立,印度教興起。1600年英國侵入,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淪為英殖民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英國實力迅速衰落,由於民族主義國家思想的興起和印度人民不合作運動的廣泛開展,遂准許印度獨立。1947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獨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國成立,為英聯邦成員國。

 

人文地理

      印度位於亞洲次大陸,自北方喜馬拉雅山起,經恆河平原及德幹高原,向南伸入印度洋,西瀕阿拉伯海,東濱孟加拉灣。南北縱長3214公里,東西約2933公里,面積達328萬7000餘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七大國。首都新德里位於北部平原,屬中央直轄特區,市區人口1800餘萬,為多數遊客前往印度旅遊之起點。印度人口眾多,高居世界第二。根據2014年人口統計,全國人口目前已達12億5千9百餘萬,約佔世界總人口17%,教育普及率低,大約36%民眾是文盲。印度氣候屬熱帶雨季型,除北方山區嚴寒,終年積雪外,全年可分冬夏秋三季:12月至次年2月為冬季,氣溫攝氏約5度至25度;3月至9月為夏季,漫長酷熱,氣溫常在攝氏35至48度之間,其中每年7月至9月為季風(Monsoon)季節,降雨較多;10至11月為秋季,氣候怡人。印度語言複雜,官方語文有22種之眾,其中以HINDI語系人口居多,政府運作及商務活動則以英文為主。印度社會階級明顯,自古以來之種姓制度,將人民區分為尊卑貴賤之不同等級。種姓世代沿襲,相互禁止通婚,甘地領導獨立運動時曾大力破除階級觀念,惟社會積習已深,截至目前為止效果有限。印度屬多元宗教文化,八成印度人口信奉印度教,其餘為回教、錫克教、耆那教、佛教、拜火教及基督教等。


政治

      印度是一個聯邦共和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體制國家,多達7.14億選民,1000多個政黨參與國會選舉,包括7個全國性大黨(政黨聯盟)、40個地區政黨,以及980個小黨,號稱全球最大規模的民主選舉印度總統是國家元首,但其職責是象徵性的。總統及副總統任期5年,由一個特設的選舉機構間接選舉產生。印度副總統在總統無法行使權力時,並不能自動接任總統。行政權力主要控制在以總理為首的部長會議(即內閣)。議會多數黨向總統提名總理人選,由總統任命總理。然後再由總理向總統提名其他內閣成員。

      印度國會實行兩院制,包括了上院聯邦院和下院人民院。部長會議對人民院負責。聯邦院議員任期6年,每2年改選三分之一,其中233名成員由地方選舉產生,其餘12人由總統任命。人民院共有545席,任期5年,其中543人民選產生,其餘2人由總統任命。印度有一部完善的規定議會民主政體的憲法,這是印度民主政治的標誌。經過多次修訂,這部憲法多達395條,1000多項具體條款,號稱「世界上最長的憲法」。印度憲法中聲明印度是一個主權、民主、社會主義的共和國,保證其公民的正義,平等和自由,並努力促進彼此之間的交流。印度和中國、巴基斯坦有領土爭端,印度宣稱藏南地區是印度領土,並實際控制該地區,即阿魯納恰爾邦;另外,印度宣稱中國所控制的阿克塞欽地區為其領土。現今在印度百分之五的領土都是屬於有爭議性的,然而世界上的不少地圖把爭議的領土劃入印度,但不包括巴控克什米爾。

 

經濟

      印度經濟是全球成長最快的新興經濟體之一、世界十大經濟體之一。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雖然印度三分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依靠農業維生,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日益重要。印度憑藉資訊科技及大量受過教育並懂得英語的青年,發展成為全球企業將客戶服務和技術支援等「後勤工序」外判的中心。印度成為軟體及金融技術人員的「輸出國」,其他行業如製造業、製藥、生物科技、電訊、造船、航空和旅遊的發展潛力也十分龐大。印度奉行舍位主義的經濟路線,嚴格限制私營公司、對外貿易和外來投資。不過,自1990年代起,印度逐步開放市場,實施經濟改革,減少政府對貿易和投資的控制。縱然面對政治爭議,印度政府逐步將公營機構私營化以及開放部分行業予私營和外資參與。
 

醫療衛生

      印度整體衛生環境不佳,居民大量汲取地下水食用,倘遇間歇性大雨,更容易造成水污染,因而導致各式因飲水而 造成之疾病,如霍亂、痢疾及腹瀉等疾病。印度每年3月至5月為旱季,於首都德里地區或旅遊勝地泰姬瑪哈陵之氣溫可能高達攝氏45度以上,建議國人如非必要,儘量避免於盛夏前往印度旅遊,除應注意飲食及飲用水衛生,並應避免購買路邊攤食物。
      6月至9月為雨季,為印度登革熱傳染高峰期,建議國人應著棉質長袖上衣與長褲以避免病媒蚊叮咬。用餐切忌生食;自來水雜質含量高,污染嚴重,不適飲用,宜另購瓶裝礦泉水飲用。已開封之飲料,已切開之水果亦儘量避免食用。

 

生活概況
貨幣:印度貨幣單位為盧比(Rupee)。盧比紙幣有1000、500、100、50、20、10、5等幣別;硬幣包括5、2、1等多種。印度盧比近二年波動幅度甚大,目前一美元約可兌換75盧比(2020年3月),機場、觀光飯店均可兌換盧比,惟一般銀行並無提供觀光客匯兌服務。

 

電壓:印度電壓為220伏特,使用3孔或2孔圓式插座;仍有部份地區供電不足,斷電頻仍。
 

時差:印度全國僅一個時區,較台灣慢2小時30分鐘。
 

電訊:國際電話區號+91

 

飲食:印度百分之60以上人口係素食者,印度教徒(80%人口)不食牛肉,回教徒(14%人口)不食豬肉。非素者以食用羊、雞、魚為主。印度食物口味辛辣,添加各式調味料及咖哩等,五顏六色。主食南方以米食為主,北方出產小麥以薄餅(Naan或 chapati)為主。印度除東北數州(與中國大陸、緬甸交界)人民用筷子外,餘均以右手逕取食物,忌以左手進食。
 

交通:印度擁有全球最大之鐵路系統(惟多已甚老舊),鐵路網遍佈全國,極為便利。除加爾各答及德里有捷運外,其於各都市仍倚賴公車。另印度各大都市雖有計程車服務,惟大都得定點(如機場、火車站、飯店)搭乘,街道上幾無法叫到,僅可搭機動三輪黃包車(auto- rickshaw)。
 

安全:印度因宗教及種族衝突,恐怖攻擊事件頻仍,近年曾發生火車爆炸事件及民眾聚集場所之恐怖攻擊,造成嚴重傷亡,擬赴印度旅遊民眾,應盡量避免搭乘擁擠之火車等交通工具,在群眾聚集之公共場所應特別提高警覺。此外,常有自助旅行者發生意外、遭受詐騙、偷竊或遭受性騷擾等事件發生。為確保安全,建議應結伴同行。
 

簽證:依訪問性質(觀光、商務、就學、工作等)須事先向印度-台北協會(India-Taipei Association,ITA)申辦印度簽證。持觀光簽證者不得停留逾180天

  • (04)7238595 #8477
  • 彰化市建寶街20號4樓

2018 © 本網站內容為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 瀏覽人次 19343
  • 維護單位 :海外醫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