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基官網

A Team Approach to

Individualized Care

認識醫學倫理

返回上頁

05-傳染病爆發時,有那些議題值得注意?2021.02.18

COVID-19疫情持續發燒,全國民眾人心惶惶。請問,在傳染病爆發的時候,有那些倫理議題值得注意?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呼吸系統傳染病(Covid-19),於2019年12月在中國武漢市被首次發現。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株接二連三出現,大規模疫苗接種持續推廣而疫情仍不斷反覆,全世界幾乎無處不見新冠病毒的蹤跡。新冠肺炎搞得全世界大亂,航空業蕭條,旅遊業關門,口罩缺貨,醫院就診人數減少,甚至有醫院因有員工遭到感染而必須暫時關閉急診門診服務。

在這次的疫情中,我們看到了三種不合倫理原則的對待態度。也看到了一個值得敬佩的醫療美德表現。

首先是『掩蓋事實』的態度。這是不合醫學倫理原則的。在疾病流行爆發的初期,中國為了保護國家顏面而刻意的隱瞞疫情。使得疾病防疫網出現無可彌補的漏洞,疾病從一個地區,快速的傳播到全世界,以致於一發不可收拾。也有個人以『人權』為藉口,不願意配合防疫的措施,拒絕機場入出境體溫檢查,居家隔離時仍偷偷出門購物等等。

第二個不合倫理原則的態度是對罹病的人採取『遺棄』的態度,拒絕和他們接近,拒絕提供醫療或是飲食服務。1665年在倫敦曾經發生了一次瘟疫,當時市內大部分的有錢人和醫師都逃往他方,結果四十萬居民中死了七萬人。記錄顯示,只剩下十三位醫師照料留在城中的二十多萬居民。

第三個不合倫理的態度是『迫害』。奧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指出,人的本性傾向於在瘟疫流行時責怪別人和迫害代罪羔羊。有些人責怪台商不該去大陸,有些人一咳嗽,就被投以異樣的眼光。在許久以前有某國的一整個村莊因為罹患了流行疾病而被該國政府蓄意放火燒毀。

在瘟疫發生的時候,正是考驗人性的時候。『憐憫』是人從上帝繼承的美德,在瘟疫發生的時候,正是『憐憫』最佳發揮的時機。瘟疫流行時以憐憫為念的社會比較容易從瘟疫的陰影中逃離,民眾對於專業人員的能力也比較不會失去信心。COVID-19出現以後,全台灣的醫護人員冒著危險,照顧病人,所展現的就是因為憐憫的美德所督促出來的專業與敬業精神。這樣的態度,已經使得民眾對於我國的醫療水準和防疫能力產生更大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