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嚴重常見的精神病。大多數於青少年及青年期發病,患者呈現思想異常、脫離現實、感官知覺異常、怪異的言語及行為、面無表情、社會退縮、情緒不穩定、注意力不集中、無動機……等多樣性的症狀。患者大部分缺乏精神病識感,病程常慢性化,也常復發或急性惡化,若未積極治療,患者可能會功能退化、人格改變。
台灣地區約有多少人罹患精神分裂症
依據過去的統計,精神分裂症的盛行率約為千分之一到百分之一,台灣大學胡海國教授於民國七十八年的研究結果顯示台灣地區的精神分裂症終生盛行率為為千分之二點六,台灣地區約有二十萬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不會傳染,可惜任何人都可能罹患。發病的年齡多數在15歲到35歲之間,男性與女性的比例差不多,然而男性較早發病,約在15歲到25歲,女性稍晚,約在25歲到35歲,愈早發病者預後愈差。一些資料顯示病人較多在冬天出生,社經地位較低,物質濫用或依賴的比率比較高,發病之前的個性較內向少與人互動,常喜歡專研抽象的東西。
精神分裂症的症狀有那些?
精神分裂症的症狀可以分成正性症狀、負性症狀、認知症狀、情感症狀及其他的症狀。常見的正性症狀包括聽幻覺、各種妄想(被害妄想、關係妄想、被控制的妄想、思想抽離、思想插入、思想被廣播的妄想、政治妄想、宗教妄想、忌妒妄想、誇大妄想、身體妄想、…….等,是不合現實但是患者卻堅信不移的想法)、思考鬆散、胡言亂語讓人無法理解、怪異的言語及行為(如語無倫次、答非所問、不適當的言語、奇怪的舉止、重覆不當的行為)……等。負性症狀包含生活懶散、面無表情、沒有動機、少話、活動量減少、缺乏精力、反應遲鈍、社交技巧差……等。認知症狀則如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變差、抽象思考能力、推理能力、判斷能力、計算能力、執行能力下降……等。情感症狀為情緒的穩定度不好,可能忽哭忽笑、不當的情感表達、情緒反應過度或減弱、焦慮、緊張、恐懼……等。其他的症狀如對人有敵意、易怒、攻擊、破壞、自傷、傷人、衝動……等。
精神分裂症可以分成那些種類?
依據一九九四年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的分類,精神分裂症分成數種亞型。
- 妄想型,以妄想和幻覺為主,發病的年齡通常較晚,功能的退化較少。
- 混亂型,又叫青春型,一般發病早,多數在十幾歲就發病,症狀以怪異混亂的言行為主,症狀比較嚴重,功能常明顯退化,常自言自語、困難溝通,預後很不好。
- 緊張型,動作僵硬、遲緩,常急性發病,不語不動,不食不眠,對外界的刺激缺乏反應,對於治療的反應好。
- 殘餘型,發病很久後,僅留有少數較輕微的症狀。
- 未分化型,不符合前述的分類時則歸入此型。
- 其他
引起精神分裂症的可能原因有那些?
迄今仍無定論,然而目前的假說為:遺傳、基因突變、懷孕期的損傷、生產時的傷害、幼兒時的感染與外傷、病毒感染、自體免疫系統的異常、內分泌系統的異常、大腦尤其是邊緣系統的異常、母親與嬰兒關係的缺陷、病態家庭、內在的心理衝突、人格、家族的特質、社會文化的因素、壓力事件、應對挫折、壓力、打擊的能力、大腦中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的異常……等都與罹患精神分裂症有關。
精神分裂症的治療包括那些?
- 精神病的治療以使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為主,尤其是症狀明顯影響到日常生活的患者,藥物治療能改善大部分的妄想和幻覺。
- 如果病患出現暴力、自傷、傷人的行為時,應儘快送醫安排急性住院治療。
- 心理治療藉由探討病人的人際關係、症狀的起源、應對的技巧……等,可以協助患者解決的日常生活的問題,然而前提為應先使用藥物使病情穩定後再進行心理治療較適當。
- 行為治療可以幫助怪異、不尋常、不當的行為。
- 團體心理治療則能增加病人面對處理日常生活中各種問題的能力。
- 職能治療可以增加病患的工作能力,減少懶散和社會退縮,進行社交功能、工作技能……等的復健,使患者對於殘存症狀能有較好的適應,能自我照顧,對基本的生活能作較合宜的安排。
常見的錯誤觀念和處理方法
錯誤的觀念
|
處理的方法
|
「我不想讓任何人知道我在吃藥。」
「我覺得無地自容。」
|
¨ 沒有人知道你在吃藥,甚至可能沒有人知道你生病了。
|
「我的家人(或朋友)叫我別再吃藥。」
|
¨ 請家人或朋友和醫師討論。
¨ 醫師會告訴他們關於你的治療計劃,以及為何建議使用藥物。
|
「我有時會忘記吃藥。」
「我會搞混什麼時候該吃什麼藥。」
|
¨ 遵照醫囑每天在同一個時間吃藥。
|
「藥物的副作用實在很困擾我。」
|
¨ 與醫師討論藥物副作用的問題。
|
「我覺得吃藥的期間像個怪人。」
「我不吃藥時覺得更好。」
|
¨ 和醫師討論。
|
「我沒辦法到醫院去補充藥物。」
「我不知道如何拿藥。」
「我的藥物服用完了。」
|
¨ 請家人或朋友,替你去取藥,但是應該告訴醫師你最近的情形。
¨ 如果藥物服用完了,請治療團隊幫你計劃該作些什麼。
|
「有時我想和朋友喝酒,但是我知道我不該把藥物和酒精混合。」
|
¨ 與醫師討論和朋友出去及喝酒的事情,想法子來處理。
|
「有其他我想嘗試用來取代藥物的治療方法。」
|
¨ 最好不要自己作主張改變治療方法,告訴醫師關於你的計劃,和醫師好好討論。
|
「我不需要藥物---我又不是真的生病。」
「我康復了,所以我再也不需要藥物了。」
「我不懂為何我得吃藥。」
|
¨ 沒有症狀不代表你已經完全好了。
¨ 如果停藥,症狀可能重現並復發,應該和醫師討論你的想法。
|
常見症狀的應對方法
症狀
|
應對的方法
|
憤怒、生氣
通常由恐懼、緊張所造成
|
¨ 學習控制憤怒、生氣的技巧
¨ 避開讓你生氣的事物
|
憂鬱、擔心
|
¨ 告知治療團隊的工作人員
¨ 學習放鬆技巧
|
困難集中注意力
通常會隨著長時間的治療改變
|
¨ 把工作分成較小的單位來進行
¨ 工作一段時間後作適當的休息
|
妄想
你相信的事,但是別人說那不是真的。
會隨著治療而改變。
|
¨ 告知治療團隊的工作人員
|
沮喪、悲傷、情緒低落
|
¨ 維持適度的工作壓力
¨ 和治療團隊的工作人員討論
¨ 做平常喜歡做的事
¨ 照平常覺得舒服的方式進行規律的生活
¨ 做適當的運動和休息
|
幻覺
在沒有東西的情況下,看到和聽到什麼的情形。
會隨著治療而改善。
|
¨ 做些能放鬆的事情
¨ 專注在其他的事情,好分散對那些聲音或影響的注意力
¨ 告知治療團隊的工作人員
|
疏離感
缺乏興趣或喜好,與人隔絕的感覺
|
¨ 和朋友談談
¨ 和治療團隊的工作人員談談
|
記憶力變差
|
¨ 寫日記或作筆記、小抄
¨ 多做腦力活動
|
有自傷或傷人的念頭、想法
|
¨ 告知治療團隊的工作人員
¨ 想方法自我克制
|
疏忽自己的生活情況和健康
會隨著治療而改變
|
¨ 安排復健行程
¨ 安排生活日程表
|
性方面的困難
|
¨ 和醫師討論
|
睡眠障礙
可能是復發的早期徵兆
|
¨ 告知治療團隊的工作人員
¨ 練習睡眠保健法
|
自殺的念頭
會隨著時間和治療改變
|
¨ 告知治療團隊的工作人員
¨ 向人求救
¨ 定期服藥
|
口渴或頻尿
|
¨ 告知治療團隊的工作人員
¨ 定期服藥
|
胃口變差、體重下降
|
¨ 和醫師討論
¨ 想和做一些方法促進食慾,如吃水果
|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