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聽力篩檢與聽力檢查
聽覺是人類與外界溝通的一項重要感官知覺,海倫凱勒曾說眼盲自絕於物,耳聾卻自絕於人。少了聲音的感受,會影響正常人際情感發展與語言學習,幸好現代科技與醫學發達,只要能夠早期診斷並且早期介入治療,即使不能完全治癒聽障,也可以矯正聽障的嚴重程度,讓聽障孩子能進入一般的教育體系與擁有正常的生活方式。那要如何早期發現聽障呢?一般家長都是以孩子對聲音的反應或是以語言的發展來判斷孩子的聽力,譬如說出生到兩個月大的寶寶會被大聲音,如關門或拍手嚇到、三個月到六個月大會認得照顧者的聲音或注意到環境中其他的聲音 七個月到一歲會開始牙牙學語和對自己的名字有反應、一歲到一歲半應該會說一些簡單的單字、兩歲大概能說十個單字、兩歲半會說雙字詞、三歲時應該會說短句子,同時語音清晰讓人聽的懂。如果有跟不上同年紀應有的發展時就要找醫師檢查;以上的方法大部分都是聽障已造成語言發展遲緩才被發現,需有家長高度的警覺性配合,可是現代人忙碌的生活方式與隔代或托兒照顧都使得家長力有未逮,甚至自責未能及早發現孩子的問題。
有鑑於此,國民健康局大力推廣新生兒聽力篩檢與推行學齡前兒童聽力篩檢,來早期診斷聽障。首先介紹新生兒聽力篩檢,因為三歲前是孩子的聽力發展的黃金期,在此時期必須要有外界的聲音刺激,負責聽力部分的腦部才能正常發展,如果錯過這個最佳時機,必須花費更大的功夫來復健孩子的聽覺,而且未必能趕上早期治療的孩子。但根據上述家長自行篩檢聽障的方法,多半要到一歲半才能診斷重度聽障孩童,兩歲半以上才能發現輕中度聽障孩童;為了能早期發現與治療聽障,新生兒聽力篩檢已成國內外共識;篩檢的方式多利用孩子出生住院期間,使用非侵入性的聽篩儀器如耳聲傳射或自動化聽覺腦幹反應等,經由儀器自動判讀通過篩檢與否,如果未能通過篩檢會於滿月時複檢,仍未通過則必須接受正式聽力檢查,大約每1000位新生兒中有一位兩側重度以上聽障寶寶。如此在三個月大時確診聽障,六個月大介入治療,充分把握三歲前的發展黃金期。
既然有新生兒聽力篩檢,為什麼還需要學齡前兒童聽力篩檢?常有家長這麼問,其實這兩項檢查相輔相成,彼此無法互相取代,新生兒檢查目的是找出先天性聽障的孩子,而學齡前兒童聽力篩檢目的是要找出無明顯症狀之輕、中度聽障,包括延遲發作的先天性聽障及因漿液性中耳炎造成的聽障。也就是俗稱的”中耳積水”,它好發於七歲之前,沒有明顯的症狀,大多只有聽力變差與注意力不集中而已,時間一久 就會造成語言發展障礙與學習障礙。因為漿液性中耳炎常是急性中耳炎的後遺症,孩子沒有發燒也不會喊痛並不代表已經痊癒,必須要積液消失才行,有時可能需要三個月的治療與觀察。學齡前兒童聽力篩檢的對象是三至四歲的幼稚園幼童,使用的方法為純音聽力篩檢,如未通過則要到醫院接受複檢。根據國內2000-2002年的統計,篩檢90575位幼童後,6%幼童接受複檢,從中發現1061位輕、中度中聽障幼童,比例為1.2%。
接下來介紹耳鼻喉科常見的嬰幼兒聽力檢查項目聽阻聽力檢查測量中耳的壓力與阻力的變化,由此診斷中耳病變,例如常見的中耳積水等,不需幼兒配合,只要不哭鬧,大約3-5分鐘。
耳聲傳射檢查
藉由聲音刺激內耳,來檢測內耳外毛細胞的功能,耳聲傳射檢查正常可能為正常聽力或輕度聽障,耳聲傳射檢查不正常,則很可能有聽障,因為無法檢查聽障程度,一般用於嬰幼兒聽力篩檢。不需幼兒配合,只要不哭鬧,大約5-10分鐘。
聽性腦幹反應
由聲音刺激後,記錄腦波變化,可以用來估計聽力閾值,需要幼兒安靜,因此一般必須喝藥讓孩子睡著。是六個月大前聽力檢查的主要方法。
穩定狀態聽性誘發反應
由帶有調頻及調幅的純音刺激,造成的反應電位,提供特定頻率的閾值,可和聽性腦幹反應互相印證,檢查方法也類似。
行為觀察聽力檢查
大約六個月大前的嬰兒,為聽力師主觀判定受試者對聲音是否有反應,雖然簡單,但干擾因子多,還是以聽性腦幹反應檢查為主。
視覺增強聽力檢查
對於六個月大到兩三歲左右的幼兒,利用聽到聲音會轉頭的反應,再加上視覺的刺激來加強興趣,檢查幼兒聽到聲音的反應,真正的聽力閾值通常比反應閾值好一些,這個檢查常需要有經驗的聽力師多次的檢查才能得到結果,必須花費較多的時間。
遊戲聽力檢查
適用於兩三歲到學齡前的小朋友,經由聽力師示範教導,聽到聲音時可以丟玩具或套圈圈等反應,只要能夠配合遊戲聽力檢查,通常就可以得到可靠的聽力閾值。
純音聽力檢查
適用於學齡兒童與成年人。所謂純音是指單一頻率的聲音,由低頻250赫茲到高頻8000赫茲,聽到聲音就按鈕或舉手,可以得到完整的聽力圖。
醫師會根據孩子的年齡與需求,安排上述聽力檢查。家長必須注意的是嬰幼兒聽力常常需要多次檢查,才能得到可靠的結果。同時要依醫矚定期追蹤聽力,及時治療,才能保障聽力的健康。
Back